xxxxx亚洲,xxxxx亚洲的高清女人成人|XXXXX做受大片视频_XXXXX做受大片在线观看免费

訪談視頻


圖片
本期訪談

單   位:佳木斯市農業(yè)技術推廣總站
主   題:當前農業(yè)生產及水稻生產常見問題解讀
嘉   賓:農業(yè)技術推廣站負責人賁顯明
主持人:任燕
時   間:2019-07-12 14:53

文字實錄
  • 主持人:

    各位網友,大家好,這里是佳木斯政府網站政務訪談。當前,田間作物生長已接近生殖生長期,是保障后期產量的關鍵時期,但氣象條件的不確定性,給農業(yè)生產帶來威脅。今天,我們請來了市農業(yè)推廣站負責人賁顯明,跟大家聊一聊田間病蟲害管理等方面的問題。歡迎您,賁站長。

  • 嘉賓:

    大家好。

  • 主持人:

    今年5月以來,長時間陰雨,近期強降水、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也較多,針對這樣的天氣特點,我們對農戶的田間管理有什么建議嗎?

  • 嘉賓:

    下步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(一)水田 1、科學灌溉 保持淺水,提高水溫、地溫,促進水稻生長發(fā)育。進入減數(shù)分裂期灌3-4寸水,深水護胎。以后淺濕交替灌溉。 2、科學施肥 由于各地優(yōu)質長粒晚熟品種面積不斷擴大,適當控制施肥用量,酌情減施氮肥,根據田間長勢長相施好穗肥,適當噴施高效植物調節(jié)劑和葉面肥,調節(jié)生長促進早熟。 3、科學防控病蟲害 當前主要是監(jiān)測預警稻瘟病、紋枯病、稻曲病及二化冥等病蟲害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趨勢,及時防控。 4、科學防除雜草 針對田間殘留稗草、野慈姑、澤瀉、水蔥等雜草,采取有效措施,及時防除。同時,消滅池埂雜草,增加水稻通風透光能力,促進早熟。 5、科學緩解藥害 結合施肥,使用微生物菌劑,配合噴施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和葉面肥,緩解藥害。 (二)旱田 1、防除田間內澇 針對本地降雨情況,對低洼積水地塊,組織人力、物力,全力疏通田間溝渠、挖滲水溝,加快排水散墑。對不具備挖溝條件的,架設水泵,設置臨時泵站,采取強排措施,快速排除積水。同時,要采取深挖擴容、清淤除障等疏浚措施,充分發(fā)揮排水工程作用,降低溝渠水位,加快順水排水進度。 2、加強中耕管理 抓住晴好天氣加強深松、鏟趟,力爭做到多鏟、多趟,通過土壤深松和鏟趟管理,實現(xiàn)放寒增溫,促進玉米、大豆等旱田作物生長發(fā)育,加快苗情轉化升級,實現(xiàn)苗齊、苗勻、苗壯。 3、搞好分類追肥 對苗弱苗小地塊,為補充營養(yǎng),要采取提早施肥、二次追肥、噴施葉面肥等措施,促進玉米、大豆幼苗弱苗快速生長發(fā)育,提高抗逆性。 玉米在前期6-7葉追肥的基礎上,針對部分苗小、苗弱的地塊,可在9-10葉期結合二次中耕進行二次追肥。 大豆要根據苗情長勢酌情使用葉面肥,可在初花期用尿素、磷酸二氫鉀、腐植酸或硼鉬微量元素肥料葉面追肥。 另外,對于部分玉米、大豆出苗時間過快,可能導致根系不發(fā)達、入土淺的地塊,可葉面噴施具有生根作用的生根劑等。 4、做好安全除草 今年的特殊氣候條件,導致雨前沒有及時噴施除草劑的地塊,出現(xiàn)了草苗齊長的情況,為避免草欺苗,應選擇安全性好的除草劑,及時進行化學除草,并加強鏟趟等中耕措施,控制草荒。 5、緩解除草劑藥害 對于米豆輪作和當季噴施除草劑產生的藥害,可因地制宜視藥害程度,采取補救措施,可采用一些緩解藥害的高效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加葉面肥噴施,7-10天后根據情況再用尿素加磷酸二氫鉀噴霧,可有效促進玉米、大豆恢復正常生長。 6、搞好病蟲害防控 要密切監(jiān)測預警田間病蟲害,一旦達到防治指標,及時防治,確保農業(yè)生產安全。重點是二代黏蟲、玉米螟、大豆蚜蟲、大豆食心蟲、玉米大小斑病、大豆根腐病等。 7、其他 玉米后期放秋壟、拿大草、割除空稈、病株,并采取站稈扒皮晾曬措施等促進作物成熟。同時要做好后期抗旱和防澇準備。

  • 主持人:

    賁站長,您給大家介紹一下,水稻稻瘟病的發(fā)生和防治,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。

  • 嘉賓:

    主要發(fā)生原因:①氣候條件,高溫、高濕條件下發(fā)生機率大。②育苗晚,生長量不足,干物質積累少,造成弱苗易染病。③施肥不合理,N、P、K比例失調,N肥施用過大。④水分管理不大,低洼、長期積水地塊易感染。⑤靠近江河、沼澤地地塊,霧氣大易發(fā)病。⑥風力平緩,有小氣候的地方發(fā)病多。⑦發(fā)生細菌性條斑病的地塊發(fā)病重。 選擇抗病品種,無病種子田,減少種子帶菌量。培育壯苗,全面提高秧苗素質,提高其抗逆、抗病性能。合理施肥,氮、磷、鉀合理搭配,增施鉀肥、硅肥,嚴防氮肥施用量過大或施肥時期過晚,水稻長勢過旺,葉片過嫩,抗逆性降低,提高水稻抗逆性。及時清除田間病株殘體、消滅池埂及四周雜草,減少病菌來源。加強田間水層管理,嚴防深水淹灌,采取井水綜合增溫措施,保證溫水入田。按照水稻葉齡生育進程,及時晾田壯根促進水稻根系發(fā)育,增強水稻抗逆行和抗病性。合理密植,嚴防生育后期田間郁蔽和濕度過大,以降低病原菌浸染機率,提高水稻抗病性。 水稻孕穗末期-抽穗期(水稻抽穗5%-20%為最佳時期)。水稻孕穗期,抽穗期,齊穗期,2%加收米(春雷霉素)80毫升(120毫升)+25%施保克60毫升/畝,或2%加收米(春雷霉素)80毫升(120毫升)+50%多菌靈80毫升/畝,兌水5升迷霧機莖葉噴霧或航化噴藥防治。

  • 主持人:

    當前水田雜草高發(fā),在應用藥劑防治過程中應該注意那些問題。

  • 嘉賓:

    (1)噁草酮使用方法是水整地趁泥漿混濁狀態(tài)是進行瓶甩或甩噴,不可在水整地車上進行瓶甩。(2)今年很多農戶在移栽后用甩噴法使用丁草胺、殺稗磷,造成多點藥害,其原因就是噴施的不均勻,因此此法只限插前使用。(3)水稻藥劑防治效果與水層管理有著密切關系,為確保防效,水田整地、水層管理一定標準。(4)乙草胺、異丙甲草胺、甲草胺及其混劑僅使用于長江以南稻區(qū)使用不適用于黑龍江省,如使用可造成嚴重藥害,不推選使用。(5)撲草凈如使用不當會造成較嚴重藥害,限制使用。(6)近幾年推廣的乙氧氟草醚、丙炔噁草酮,在移栽前使用殺草譜寬,除草效果好。若是移栽后使用會造成較重觸殺性藥害。另外在用量過高、水深、整地不平、施藥不均、低溫條件下會造成較重藥害。

  • 主持人:

    有農民朋友反映,水稻浸種以后還會發(fā)生惡苗病,這是什么原因?

  • 嘉賓:

    惡苗病又稱徒長病,全國各稻區(qū)均有發(fā)生。其癥狀為病谷粒播后常不發(fā)芽或不能出土。苗期發(fā)病病苗比健苗細高,葉片葉鞘細長,葉色淡黃,根系發(fā)育不良,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。浸種是有效防范惡苗病的辦法之一,但今年有部分農民反映,自家的水稻種子浸種了,但為什么田間還是發(fā)生了惡苗病呢?   一是操作不規(guī)范,浸種時間不達標或者浸種濃度隨意,甚至連包裝袋一起浸泡,導致種子與藥液沒有充分接觸。效果自然很差。   二是可能用了不合格的農藥,比如藥劑質量不達標,甚至是假藥。   三是催芽環(huán)節(jié)發(fā)病較多。部分農戶催芽時溫度過高,特別是育機插秧時秧盤集中堆放,導致催芽階段溫度偏高,病菌易侵染;部分旱育秧田覆蓋薄膜導致苗床溫度較高,也利于病菌侵染和病情發(fā)展。   四是可能長期使用同一種浸種劑,導致抗性,比如長期使用咪鮮胺,可以輪換使用25%氰烯菌酯懸浮劑2000~4000倍液。

  • 主持人:

    最近媒體經常報道草地貪夜蛾這種害蟲,您能介紹一下有關情況嗎?

  • 嘉賓:

    草地貪夜蛾起源于美洲熱帶地區(qū),廣泛分布于美洲大陸,具有適生區(qū)域廣,遷飛速度塊、距離遠,繁育能力強,防控難度大等特點。2018年在非洲造成高達3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,是聯(lián)合國糧食及農業(yè)組織全球預警的重要農業(yè)害蟲。2019年1月13日確認傳入我國云南省,截至5月10日已在我國13個省份發(fā)現(xiàn),截至5月25日,華南、西南、江南、長江中下游、黃淮16省(區(qū))發(fā)現(xiàn),6月4日在河北省已經發(fā)現(xiàn)。云南普洱、德宏和臨滄等地還發(fā)現(xiàn)為害苗期甘蔗,大理、楚雄為害高粱,貴州黔西南州和黔東南州為害高粱。專家分析預測,草地貪夜蛾將從我國西南及南方玉米區(qū)向黃淮海夏玉米主產區(qū)及西北、東北玉米主產區(qū)等地蔓延,嚴重威脅我國玉米生產安全。 ----發(fā)生規(guī)律及為害癥狀。草地貪夜蛾無滯育現(xiàn)象,適宜發(fā)育溫度為11-13℃。在28℃條件下3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個世代。雌、雄蟲均可多次交配,單頭雌蟲可產卵10塊以上,卵量約1500粒。在玉米上,一至三齡幼蟲通常隱藏在心葉、葉鞘等部位取食,形成半透明薄膜“窗孔”;低齡幼蟲還會吐絲,借助風擴散轉移到周邊的植株上繼續(xù)為害;四至六齡幼蟲對玉米的為害更為嚴重,取食葉片后形成不規(guī)則的長形孔洞,可將整株玉米的葉片取食光,也會鉆蛀心葉、未抽出的雄穗及幼嫩雌穗,影響葉片和果穗的正常發(fā)育。苗期嚴重被害時生長點被破壞,形成枯心苗。 ----發(fā)生趨勢:國內外蟲源量較大,各區(qū)域蟲源遷入期與玉米生育期高度吻合,預計下半年除在南方地區(qū)繼續(xù)繁殖為害外,6、7月份將遷飛至黃淮、華北、東北和西北玉米主產區(qū)(雖然草地貪夜蛾每日可遷徙30公里,但6月4日遷到河北的速度,遷徙到黑龍江還是可能的),發(fā)生區(qū)域將達到2億畝以上,重點防范玉米、高粱等作物受害,同時密切關注水稻和其他作物害蟲發(fā)生情況。

  • 主持人:

    各位網友,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,再次感謝您,賁站長。

  • 嘉賓:

    再見。